首页 >> 社会动态 >

科学实验对遭受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的国家来说是好消息

2022-08-22 08:35:27 来源: 用户: 

在马来西亚进行的一项试验中,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报告了一种有效且环境可持续的方法来阻止由蚊子传播的登革热病毒的传播。

这一突破对气候炎热的国家影响很大,如南太平洋岛国、沙特阿拉伯、非洲和南美洲,这些国家都患有登革热、寨卡病毒、黄热病和基孔肯雅热。

来自墨尔本、格拉斯哥大学和马来西亚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使用一种能够抑制蚊子将病毒传播给人类的巴氏杆菌菌株,成功减少了吉隆坡的登革热病例。他们的数据发表在今天的《当代生物学》上,表明携带walbB株的沃尔巴克氏体蚊子放归野外后,可使登革热病例的发病率降低40%。

此前,包括墨尔本大学教授Ary Hoffmann在内的科学家已经利用不同的沃尔巴克氏体细菌菌株成功释放了蚊子,但尽管这种菌株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入侵野生种群,但似乎并不适合在赤道国家(如马来西亚)遇到的高温环境中使用。

现在,这个由来自墨尔本、格拉斯哥和马来西亚的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团队已经证明,即使在登革热流行的马来西亚,日最高温度为36摄氏度或更高时,沃尔巴克氏体的wAlbB菌株也是稳定有效的。

墨尔本大学生物21研究所的霍夫曼教授表示,这一发现可能会对许多有登革热的国家产生影响。

他说,“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用于野外释放的沃尔巴克氏体新菌株,并强调了登革热高发的复杂城市环境中疾病的影响。”“尽管杀虫剂的持续使用和其他挑战使得沃尔巴克氏菌难以建立,但干预是成功的。这种方法不仅在马来西亚有前途,在其他国家也有前途。”

每年约有9000万登革热症状病例,其中约1%患有严重疾病,包括危及生命的出血或休克综合征。仅在马来西亚,2016年就报告了超过10万例登革热病例,估计每年的成本为1.75亿美元。

研究人员在登革热传播率较高的大吉隆坡地区的6个不同地点,将携带沃尔巴克氏体菌株的埃及伊蚊驱赶到野外。携带沃尔巴克氏细菌的雄性和雌性蚊子随后与野生蚊子交配,导致病毒抑制细菌的传播和繁殖。有些地方在放飞蚊子一年多后,蚊子携带沃尔巴克氏菌的频率达90%以上。

这些地方减少登革热病例的成功导致这些地区停止使用雾化杀虫剂,突出了这种方法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格拉斯哥MRC大学病毒研究中心的Steven Hinkins教授表示,这一突破对于那些遭受蚊媒疾病的国家来说是令人鼓舞的消息。

“这些发现表明,我们拥有一种金刚狼巴氏杆菌菌株,可以用来有效减少炎热气候下的登革热病例数量。下一步是将这种菌株部署到更多更大的地点,但现在我们有信心这将是大规模控制登革热的有效方法。”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