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动态 >

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在成都揭牌

2022-06-04 07:56:14 来源: 用户: 

10月29日下午,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在成都揭牌成立,这是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统一管理机构。四川、陕西、甘肃三省林业厅分别挂上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陕西、甘肃管理局的牌子,接受国家熊猫公园管理局的业务指导,并在省以下设立若干分局和管理处,实行垂直管理。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春良在揭牌仪式上指出,整合大熊猫主要栖息地国家公园,对于解决跨地区、跨部门的体制机制问题,加强以大熊猫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会同有关省份加快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尽快完成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和功能区的划定和测绘。

它占地27000平方公里。

根据规划,大熊猫国家公园覆盖四川、陕西、甘肃三省12个市(州)、29个县(市、区),总面积27134平方公里,其中大熊猫栖息地面积18150平方公里,分布野生大熊猫1614只,分别占全国大熊猫栖息地面积和野生大熊猫种群的70.66%和86.59%。川陕甘三省中,四川园区面积2.02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4.4%,涉及成都、德阳、绵阳、雅安、广元、眉山、阿坝7个市(州)19个县(市、区)。野生大熊猫1205只,大熊猫栖息地面积14400平方公里,分别占大熊猫国家公园和

发挥“保护伞”的作用

对于大熊猫国家公园成立后的规划,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首任负责人苏宗海明确表示,第一要务是保护,而不是开发。

“按照‘生态保护第一、民族代表、全民公益’的国家公园理念,坚持以保护大熊猫野生种群和栖息地为核心的生态功能定位,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第一要务是保护,而不是开发。”苏宗海说,建立国家公园的目的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始终突出自然生态系统的严格保护、整体保护、系统保护,把最应该保护的地方保护好。”

在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区,除了1614只野生大熊猫外,还有8000多种野生动植物。“这些都是不可复制的自然财富,谁也担不起破坏的责任。而且任何物种的消长都可能产生生态系统变化的‘蝴蝶效应’。”对于如何保护这个问题,苏宗海的观点是,国家公园重点发挥旗舰物种的“保护伞”作用,加强以大熊猫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对分布在大熊猫同一域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实施抢救性保护,保护和恢复大熊猫的栖息地生态系统。“同时,找到一种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情况下促进发展的方法,并改善指定地区土著人民的生活。”

建立二级管理机构。

大熊猫国家公园和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一样,属于中央主管部门。三者的共同点是都是跨省跨地区的项目。正因为如此,更需要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构来统筹试点和建设。10月29日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正式挂牌只是第一步。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的行政管理下一步将建立二级管理机构。

“这要看情况,按地区,根据大熊猫栖息地的山地分布。”苏宗海说,初步设想是在总局或地方政府之下成立地区管理机构

据统计,该地区有23万多土著人。如何在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同时改善这些人的生计?一个原则是:“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此基础上,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

根据中央政策精神,试点期间,该地区原住民的民生和社会服务仍将由当地政府负责。根据功能区划,大熊猫国家公园分为科普游憩区和传统利用区。苏宗海说:“在试点的某个阶段,我们会根据不同的功能分区,采取不同的措施增加原住民的收入。比如设置管理岗位,加大生态修复投入等等。”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