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奥纳特苏士侃是弦理论和全息原理的先驱。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他还提出了其他一些重要的物理学观点。现在,他为一个重要的黑洞难题提供了答案。
令人困惑的是,黑洞作为神秘而不可见的球体,从外部看保持恒定的大小,但其内部体积基本上永远保持增长。怎么可能呢?
在最近的一系列论文和演讲中,斯坦福大学78岁的教授和他的研究合作者Susskind提出,黑洞的体积正在增加,因为它们的复杂性正在稳步增加33,354。这个观点虽然没有得到验证,但已经促使人们开始思考黑洞内部的引力是否具有量子特性。
黑洞是一个具有巨大引力的球形区域,即使光也无法从中逃脱。一个世纪前,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首次预言了黑洞的存在。从那以后,科学家们在宇宙各处都探测到了黑洞。(黑洞通常是死恒星向内的引力坍缩形成的。)
爱因斯坦的理论将引力的作用等同于时空的弯曲(即宇宙的四维结构),但黑洞中的引力如此之强,以至于时空的结构弯曲到3354的极限,即黑洞中心密度无穷大的“奇点”。
根据广义相对论,黑洞向内的引力坍缩永远不会停止。虽然从外部看,黑洞似乎保持着恒定的大小,只有当新的东西落入其中时才会略微膨胀,但随着空间向中心延伸,其内部体积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简单地想象这种永恒增长的画面,我们可以把黑洞想象成一个从二维平面(代表时空的结构)向下延伸的漏斗。漏斗越来越深,以至于掉进去的东西永远也不会碰到底部神秘的奇点。
实际上,黑洞是一个从所有三个空间方向向内延伸的漏斗。黑洞周围的球形边界被称为“视界”,任何东西进入都没有回头路。
至少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物理学家已经意识到黑洞一定是某种量子系统,就像宇宙中的一切一样。
爱因斯坦理论所描述的黑洞内部扭曲的时空,可能是大量引力粒子的集体状态,也就是量子引力理论所描述的“引力子”。在这种情况下,黑洞的所有已知性质都应该可以追溯到这个量子系统的性质。
事实上,在1972年,以色列物理学家雅各布贝肯斯坦(Jacob Bekenstein)就发现了黑洞球形视界所占据的面积对应着它的“熵”。这是一个黑洞中所有粒子所有可能的微观排列的数目,或者如现代理论物理学家所描述的,熵是黑洞存储信息的能力。
两年后,斯蒂芬霍金意识到黑洞是有温度的,所以会辐射热量。这种辐射会导致黑洞慢慢蒸发,这就导致了被广泛讨论的“黑洞信息悖论”,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掉进黑洞的信息后来怎么样了?
量子力学说,宇宙保存着过去的所有信息。但是关于下落物质的信息呢?它们似乎永远落到了中心奇点。它们也会蒸发吗?
黑洞的表面积和它的信息量之间的关系让量子引力领域的研究人员忙碌了几十年,但有人可能会问:从量子力学的角度来看,黑洞内部不断增大的体积对应的是什么?“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没有人真正想过这意味着什么,我也是这么多年来一直如此。”苏斯金德说:“到底是什么在生长?这应该是黑洞物理学的一大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