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条件的变化可能不仅通过改变自由生活的病原体的数量来影响流行病,还可能通过直接增加病原体的毒力和直接改变被感染细菌的生理状态来影响流行病。
病原体引起感染的能力通常被认为是宿主长期选择压力的结果。然而,环境条件的变化可能通过改变自由生活的病原体的数量来影响流行病,但它们也可以通过直接增加病原体的毒力和直接改变被感染细菌的生理状态来影响流行病。
研究人员测试了短期暴露于不同类型和浓度的外部宿主资源是否会影响粘质芽孢杆菌)-大蜡状芽孢杆菌的毒力。粘质链球菌是一种生长在环境中的条件致病菌,可感染多种宿主,包括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正如预期的那样,感染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细菌的剂量,但研究人员也发现,当细菌栖息的资源浓度较低(相对较高)或基于动物(植物)资源时,感染前48小时毒力显著增加。
结果表明,即使是基因相似的细菌,根据感染前接触的食物来源不同,其毒力也不同。
“根据这些结果,人们可以说,毒性更高取决于单个基因相似的细菌细胞是否来自一块肉而不是植物。这种毒性的变化可能是由于通常观察到的资源依赖型基因上调。众所周知,研究重要的毒力因子,”该学院的研究员塔尔莫凯托拉(Tarmo Ketola)澄清道。
这项研究是在芬兰科学院生物相互作用卓越中心进行的,由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和赫尔辛基大学联合完成。这篇文章发表在《生物学快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