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三大常见死因。然而,由于基本机制仍不清楚,今天的治疗只能减缓疾病的发展。德国亥姆霍兹中心的科学家现在报告了一种以前未知的致病机制,他们已经能够在实验室中防止这种机制。他们的结果发表在《EMBO分子医学》上。
吸烟和一般环境污染对COPD构成最大风险,并导致气道和肺组织的炎症反应。结果,患者出现慢性咳嗽、咳痰和气短。长此以往,肺部组织被破坏,呼吸更加困难。
在最近的一篇论文中,alinderyildirim博士领导的团队提供了炎症过程的新视角。德国肺癌研究中心(DZL)成员,helmholtzentrumnchen肺生物学研究所代理主任Yildirim解释说:“我们专注于支气管中的第三级淋巴器官。具体来说,研究人员研究了所谓的诱导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简称iBALT。“我相信iBALT的发展在COPD的恶化中起着关键作用——但目前还不清楚iBALT是如何形成的,”该研究负责人说。
因此,肺部专家在其他淋巴组织中寻找已知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注意到了氧甾醇的代谢。氧化甾醇是胆固醇的衍生物,它在广泛的生物过程中起作用,包括免疫细胞在淋巴组织中的定位。
Yildirim说,“我们想知道肺部是否也是如此,尤其是由香烟烟雾引起的慢性阻塞性肺病。”事实上,研究人员发现,参与氧化甾醇代谢的酶水平增加,免疫细胞迁移到实验模型的组织和COPD患者的肺中。进一步的实验也表明,如果没有代谢酶,iBALT的形成受到抑制。尽管暴露在香烟烟雾中,它们的缺乏也阻止了免疫细胞的迁移和肺损伤。
然后,科学家们试图通过用抑制剂阻断氧甾醇途径来重建这种药理作用。他们发现,这些抑制剂阻止了香烟烟雾刺激后免疫细胞的迁移,因此在实验模型中形成了iBALT。“我们未来的目标是将模型的结果转移到人类身上,以便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展,”alinderyildirim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我们非常期待。”